2022 年以来 N 型技术加速迭代,TOPCon 技术凭借其清晰的降本路径及较高的转换效率,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降本增效的经济性也逐步得到验证。
(资料图)
根据不完全统计,当前,TOPCon 电池规划待建产能已超过 600GW,TOPCon 产能加速建设放量中。在传统光伏电池厂商、光伏电池环节的上下游厂商产业链延伸、跨界玩家的共同带动下,TOPCon 电池持续大规模放量。
根据 PVinfolink 数据,目前 TOPCon 组件相比 PERC 组件享有 0.095 元 /W 溢价,在此基础上,根据测算,TOPCon 电池端预计实现 1 亿元 /GW 盈利,远超过 HJT 电池约 0.56 亿元 /GW 盈利水平。动态对比 TOPCon 电池与 HJT 电池经济性,假设两者降本增效方法均取得一定进展,则 2023 年底,TOPCon 电池有望实现 1.7 亿元 /GW 设备投资成本、1.28 亿元 /GW 盈利,而 HJT 电池有望实现 3 亿元 /GW 设备投资成本、1.13 亿元 /GW 盈利。两者对比,TOPCon 电池有明显经济性优势,其投资生命周期有望超过市场预期。
招商证券分析指出,TOPCon 壁垒被低估。2022 年开始组件、电池供应商以及新进入企业公布了大规模的 TOPCon 扩产规划,然而从落实进度看,大部分仍未形成有效产出,实际投运进度大幅低于预期,且爬坡进程将还会有良率、效率、成本等问题。粗略统计截至 5 月中旬,规模投产 TOPCon 产能大致在百 GW,满产约 70GW,相较总需求仍有显著提升空间,目前供应进一步吃紧。
TOPCon 目前是无人区产业,和 PERC 当时的状态很大的不同,在较长的时期,都还会有较明显的差异化,先发企业 knowhow 积累更深,且更容易汇聚上下游优势资源,可能在效率、成本上保持长时间领先。
点评:在设备端,TOPCon 设备有望在今年二季度开始逐步为设备企业贡献业绩。光伏设备行业有望迎来预期与基本面的双重改善。这里,通过整合多家券商最新研报信息,介绍 4 家公司,仅供参考。
1、帝科股份基于技术研发优势,公司的 N 型 TOPCon 电池正背面全套导电银浆产品维持领导地位,在出货中占比大幅攀升;应用于 N 型 HJT 电池的低温银浆及银包铜浆料已在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完成了产品认证和批量验证,处于持续供货交付阶段;新型 IBC 电池导电银浆也处于持续出货交付阶段。此外,公司大力推进国产银粉导入替代,有利于保障公司供应链安全、降低成本以及银点和抵御外汇波动风险。
2、仕净科技
公司拟建设年产 24GW 高效 N 型单晶 TOPCon 太阳能电池项目,一期 18GW 总投资 75 亿元,计划 2023 年 4 月开工,11 月投产,是公司依托机电系统设计经验切入下游电池片领域的战略拓展。
3、钧达股份
捷泰是老牌的电池供应商,历史出货领先。过去几年受到融资渠道、路线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扩产节奏偏缓,市场份额有所下降。2022 年上市公司完成捷泰 100% 股权收购,解决融资问题,长期投入布局的 TOPCon 电池开始迎来收获,在产能结构(大尺寸、TOPCon 比例)、成本控制、技术储备上具备优势,在这一轮电池技术由 P 向 N 变革的过程中,公司有望重回领跑。
4、捷佳伟创
公司 TOPCon、HJT、钙钛矿等技术设备业务多点开花,延伸半导体设备业务未来可期。TOPCon 具备整线供应能力,产品竞争力强。公司核心设备 PE-Poly、硼扩散、MAD 等设备成功交付客户量产运行。公司核心产品竞争力较强,公司 PE-Poly 设备能改善 TOPCon 电池量产中的绕镀、能耗高、石英件高损耗等痛点,提升了生产效率和 TOPCon 电池产线的转换效率和良率,同时公司的激光 SE 设备也得到客户认可。
每日经济新闻